通过铁塔公司建设运营的首个轨道类项目,通信行业享受到了诸多福利:地铁方免除了数额不菲的进场费、施工管理费、管孔占用费、隧道占用费、隧道清洗费、清频费、检测费等,并在施工全过程积极配合,创造了该类项目主体工程建设的最短用时纪录——45天。据记者了解,目前成都地铁三号线也对铁塔公司开出了“零入场费”的优惠。在过去各地的地铁通信覆盖项目建设中,地铁方通常要按“惯例”收取相当于项目投资预算3%的一次性进场费,并列出诸多“杂费”清单。面对“铁老虎”,三大运营商往往束手无策,苦水只能往肚子里咽。铁塔公司的成立运营,为何会带来如此大的改变?
记者认为,最根本的是铁塔公司“合三为一”,强化了通信基础设施的公共服务功能,变过去铁塔建设领域的商业竞争行为为提供公共服务,从而更易获得政府的支持,依托政府的力量去破解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存在的“进场难、施工难、协调难”等难题。我们看到,由于铁塔建设的性质转变成公共服务,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支持铁塔等相关通信设施建设。河北、黑龙江、吉林、福建、青海、重庆等省市将通信设施建设及保护纳入立法:明确要求城市建设应当配套设置电信设施,预留设备间和移动基站站址;鼓励共用共享通信设施、集中管理、统一维护;明确铁塔、管道等基础设施由权属人管理。大多数省(区、市)明确将铁塔等电信设施建设纳入本行政区域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一步开放公共资源,包括开放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所属建筑物,以及高速公路(铁路)、地铁、机场等市政设施,用于支持移动通信基站等电信设施建设。还有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减免行政费用,提供建设用地、供电保障等。大连铁塔总经理费士良对记者说:“该项目能在短时间内低成本地建设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我们把为乘客提供良好通信服务作为根本出发点,牢牢依靠大连市政府和通信管理局与地铁公司进行充分沟通协调。”
另外,由铁塔公司统筹三家运营商的建设需求,以铁塔公司作为唯一的对接主体与地铁等相关业主方进行商谈和沟通,能够提升行业谈判的地位,降低项目总投资,加快项目进展。近几年,站址资源日益稀缺,三家运营商各自为战在基站选址时谈判地位处于弱势,被物业、业主、开发商索要高额入场费、水电费和配合施工费的情况非常普遍,铁塔、基站建设施工成本(包括很大部分隐性成本)持续上升。而由铁塔公司一家统筹三家运营商建设需求,协同三家运营商“共进退”,大大改善了行业在选址谈判中的弱势地位,很多年未能啃下的“硬骨头”站址难题迎刃而解。据了解,今年前四个月,铁塔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承接了三家运营商1.36万个多年选不下来的疑难站址,截至目前已经解决并启动建设的有3680个。
可见,由铁塔公司一家统筹进行集约化、专业化铁塔、基站建设,对改善行业地位和推动运营商降本增效是非常明显的,铁塔公司成立的价值也正在进一步彰显。在当前国家力推宽带“提速降费”的背景下,铁塔公司的价值还将进一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