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17年艰路 两大问题依然无解
2015-09-16 17:32:27

 三网融合进程:

●2010年,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名单公布,包括12个城市。

●2011年,第二批试点地区名单公布。

●2013年,广电总局和工信部合作共同实施三网融合推广工作。

●2015年,广电网络、湖北有线等广电企业先后获准开展互联网接入、互联网数据传送等业务。

●2016年,三网融合准备在全国普遍开展。

前景看似美好,进展绝对缓慢。

阅兵小长假的最后一天,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网融合推广方案》(国办发〔201565号)(下称《推广方案》),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加快在全国全面推进三网融合,推动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对于65号文,微信和微博等平台上鲜有讨论,仅有的评论也如开头那般悲观。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两化融合所研究室主任朱金周坦言,就目前的情形看,三网融合的要害之处在于还没有找到恰当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

其实,此次《推广方案》并未对三网融合设立时间表,在全面做好试点地区双向进入工作的基础上,按照成熟一个、许可一个的原则,开展双向进入许可申报和审批工作。

融合路难又加难

三网指电信宽带网、互联网、有线广播电视网。目前这三张网的铺设、运营、维护、升级、监管、收费均各成体系,其主要运营商分别以作为基础通讯运营商存在的中国电信、中移动和中国联通,以及作为广电内容及有线宽带服务提供商存在的各级广播电视台及背后的有线网络公司。

三网融合自1998年提出,此后连续被列入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计划乃至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却始终无法真正落实。

直到2009519日,国务院批转发改委通知提出,要求实现广电和电信企业双向进入,推动三网融合取得实质进展,广电与电信才重新走向融合。20101月,国务院进明确了三网融合时间表。

“2009年下半年,两大部委关起门来在各自内部做了讨论,并在保密的情况下,向国务院上报了自己的方案。在讨论阶段,两大部委分别给自己提出了四个问题:对方要什么?对方能给什么?我们要什么?我们能给什么?前述电信行业从业人员回忆起来感慨颇深。

三网融合进程一直较为缓慢,究其原因,吴纯勇认为,主要是广电网和电信网都不愿意降低自己地盘上业务的市场份额。

广电网和电信网分属国家广电总局和国家工业和信息部监管,两个部委在行使监管权,都在管又都管不全,两大行业从监管、运营到产业链,都已经建立了相对独立的体系,也分别拥有不同环节的牌照许可管理权限等垄断资源。付亮认为,这种相互掣肘的监管方式造成了三网融合现在这种局面。

一位接近工信部的电信行业从业人员告诉记者,两部委间关于三网融合的谈判早已进行,过去17年中,各种讨论和交流会议一直没有中断,都已经习惯了相互扯皮和推诿。

国家广电总局和工业信息化部的办公地址,直线距离不过3000米。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一位地方广电系统的相关负责人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形容两部委在2010年之前的关系,两大强势部委互设壁垒,重复建设。

双方的矛盾始于上世纪末,互联网兴起之初,电信着手将用户由窄带拨号升级至宽带,广电也开始铺设自己的骨干网,有意趁势拓展宽带市场。当时,两部门之间的争夺迅速扩大。1997年到1998年,广电和电信到处都在武斗前述电信行业从业人员告诉记者,最终国务院于1999年发布82号文件,明令禁止两大行业相互渗透,要求广电与电信互不进入,广电进军宽带的梦想由此被扼杀于襁褓之中。

此后十几年,通信与广电两大产业技术不断交融,但双方矛盾依然存在,甚至愈演愈烈,无论管理、牌照、标准或是产业化,都各行其是,互不买账。以至于前信产部部长吴基传曾在公开场合喟叹部门利益和行政壁垒其患之烈。

全国推广无时间表

2010113日开始,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了推进三网融合的阶段性目标,要求2010年至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2013年至2015年,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

经过5年多试点,先后有54个地区和城市加入试点地区行列,试点工作计划在2015年底结束,随后向全国所有行政区域全面推进。

根据65号文件,三网融合的着力点还是广电与电信业务双向进入

电信企业获得了制作节目的资质,符合条件的电信企业在有关部门的监管下,可从事除时政类节目之外的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制作开发视频、音频、手机电视等各种新潮信息衍生产品,并进入广电网络在线发布。此外,电信企业还可从事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传输,以及手机电视分发服务。作为交换条件,现有广电节目和未来的各类广电新节目和衍生型节目,也可自由进入现有三大家的网络做即时发布。

格兰研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5月底,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将近1.93亿户。而今年4月,工信部统计的数据显示,全国IPTV用户总数只有3630.2万户。

电信则向广电开放了基于固话的几乎全部相关业务。其中包括增值电信业务、比照增值电信业务管理的基础电信业务、基于有线电视网的互联网接入业务、互联网数据传送增值业务、国内网络电话(IP电话)业务,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下称国网)还可基于全国有线电视网络,开展固定网的基础电信业务和增值电信业务

据悉,三网融合在各地的推进工作,将由各省级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负责。只需报国务院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备案,不再报国务院审批。

但是,65号文并未设立时间表。按文件表述,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分期分批扩大至全国在全面做好试点地区双向进入工作的基础上,按照成熟一个、许可一个的原则,开展双向进入许可申报和审批工作。

两大问题依然无解

三网融合的优势显而易见,可以简化网络管理,降低运营成本,减少基础建设投入;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使用成本降低。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科技委副主任杜百川认为,三网融合后,对老百姓来说,可选择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网络资费将进一步降低。

不过,电信行业分析师付亮认为,目前电信行业固话萎缩,电信运营商自己尚寻求转型,新入局者也难改行业趋势;而在网络宽带方面,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竞争也非常激烈,广电企业竞争力尚不如民营企业,如何健康发展都是难题,广电企业入局电信业对提速降费意义不大。

融合网主编吴纯勇认为,对于目前现有市场格局下,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最应该做的核心工作,就是开发固有用户的增值创新业务。只要有商业模式,有收入,让有线运营商尝到甜头,就能小河汇成大河。

就目前的情形看,三网融合的要害之处在于还没有找到恰当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两化融合所研究室主任朱金周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赚钱是企业的本能。如果有好的盈利模式,广电企业和电信企业都会在制度约束的夹缝中寻找合适的业务创新的商机。例如以广电为主导的杭州模式,以电信为主导的广东模式以及河南模式,电信与文广、新华社等内容提供商合作的哈尔滨模式、江苏模式等。但是,目前广电与电信的业务合作还仅仅限于市场利益驱动下的局部联合,远称不上产业融合。

另一个问题是,节目的审查问题。不管是时政类节目,还是娱乐类节目,甚至是纯商业广告节目,在中国都有个内容合法合规性把关审查问题,而这个权力在广电总局手里。65号文依然坚持了这一单向性把关审查原则。前述地方广电系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现有法律规定,这个把关审查权归各级广播电视台行使,特别重大的则归辖地广电总局把关审查。这个核心利益矛盾找不到破解的真办法,三大家就绝无可能真心为广电作嫁衣。

来源:

  • 上一篇 :诠释“让信息全联接!”- 中天科技即
  • 下一篇 : 2019全球超高速宽带市场将达1750亿欧元
  •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