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大连海事大学获悉,由大连海事大学等单位联合研究攻关研制的全海深光电缆绞车系统“海威GD11000”,日前随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地质二号”船在我国南海完成了首个航次的深海调查任务。“海威GD11000”全部实现国产,自主可控。首次任务的顺利完成,充分验证了国产深海绞车系统的稳定性和作业能力。
光电缆绞车系统用于深海拖曳系统、缆控水下机器人(ROV)等大型系统的布放、回收及拖曳,是科考船的基本配置设备,也是深海资源勘探和开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设备。大连海事大学联合南通力威机械有限公司、江苏亨通华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承担“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和极地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全海深光电缆绞车系统与全海深CTD绞车系统研制及示范应用”项目,经联合研究攻关,成功研制出“海威GD11000”,系目前全球唯一一套全海深光电缆绞车系统。
随着海洋科考逐渐走向深海,更加恶劣的作业环境和更加精准的科学考察需求对科考绞车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光电缆绞车系统因金属铠装缆自重较大无法实现全海深作业,因此急需开展全海深光电缆绞车系统国产化自主研发。2023年12月,经交通运输部推荐,由南通力威机械有限公司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和极地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全海深光电缆绞车系统与全海深CTD绞车系统研制及示范应用”项目获科技部批复立项,大连海事大学教授李文华担任项目首席科学家,联合多部门开展技术攻关,解决了深远海科考作业光电缆绞车系统存在传统金属铠装缆自重过大、超大容量缆绳排缆乱卷缠绕等问题,重点研究非金属铠装缆多层堆叠缠绕受力形变、出力效率提升与热累积效应下载流量限制及动态疲劳光纤传输控制、超长光电缆电—磁—热多场耦合特性等科学问题,突破了全海深科考绞车系统设计优化技术、多支数纤维铠装扭矩平衡设计技术及纤维层铠装和编织出力效率提升技术、全海深科考绞车系统复杂环境适应性与载荷适配性技术等关键技术,于2024年6月成功研制出“海威GD11000”,并顺利通过车间陆上联调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