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N构建下一代智能专线接入平台
2013-11-04 14:56:05
背景
目前,电信运营商固定和移动话音的ARPU加速下降,新业务带来的收益增长缓慢,迫使运营商不断寻求降低成本的办法。单一的价格竞争只在短期内有效,但不能持续发展。更为严峻的竞争来自于非运营商如Google、Apple等,终端和应用的蓬勃发展将运营商网络价值不断降低,运营商开始讨论调整运营方式,提出从拼价格走向拼业务。而网络将从提升带宽为主,逐渐转变为智能利用网络资源,提升业务体验应运而生,即网络将从“傻管道”走向“智能网络”,通过管道和业务互动来提高管道价值。
网络智能化的内涵体现为基于用户、业务、终端的感知,实现网络资源的自行调度,网络资源做到可管、可控。这种智能软能力的建设体现在:1)感知能力,实现价值用户识别、价值业务识别;2)资源调度能力,实现动态带宽和QoS调整业务、流量优化、保障自有高价值业务;3)网络能力开放,变网络为服务,构建新型产业链条,实现共赢。总之,面向未来的承载网络的两个显著特征是从独立式的业务网络建设方式迈向综合的业务网络建设方式,并且在这个网络平台上构建“智能软能力”。
瑞斯康达公司的iTN智能综合接入平台方案正是依托分组传送网的解决方案,满足分组专线灵活扩展综合业务承载、网络智能化要求的平台化解决方案。瑞斯康达公司在iTN整体解决方案,提出以“多业务平台,差异化智能远端”的产品组合,以增强的分组交换能力,保持接入网在未来网络技术的持续演进,并提供基于原有SDH和MPLS-TP/IP MPLS分组的兼容能力,一方面有效保护早期的网络建设投资,另一方面帮助网络平滑过渡,使TCO得到有效降低。
以X市电信现网举例
X市电信有622M和2.5G两张SDH网,主要用于承载集团客户业务。由于集团客户专线长期以来都是重要的利润来源,具有高附加值、高收益回报的特点,同时集客专线业务对网络性能同样存在较高要求,前期解决客户专网建设普遍还是采用以SDH技术为代表的传送网技术。随着业务数量的增加、业务种类的增加、业务带宽的增大,SDH资源的逐年减少,X市电信为了解决后期大颗粒业务的承载需求,近年来在市县乡建设了分组网,用于后期业务的承载。
据X市电信政企客户部统计,公安、邮储、金融、政企等客户均需提速,新建电路发展潜力很大,客户业务拓展刻不容缓。针对客户业务的发展需求,X市电信政企客户支撑中心对在网设备的资源占用情况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为产品的市内环时隙占用率已达到96.43%,部分县的时隙占用率已超过50%,多数县中心机房设备槽位空闲率均以低于30%。但随着客户接入项目逐渐增多以及不断增长的带宽需求,SDH环网资源已经消耗殆尽,接入环整体负载率特别高,特别是一些重要的出口局和业务数量较多区局,已出现无资源可用的情况,而且随着后期客户高带宽业务的发展,需要通过网络优化予以解决。
但是,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需要从多方角度去分析,从建设、运维、网络演进、投资等方面将X市现有本地网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最终提出我司的iTN智能接入平面的解决方式,从而构建融合性接入网络。
Ø 建设方面:由于本地网SDH传输和乡至县SDH传输无资源,并且无法进行扩容,因此不能满足开通专线业务,无法支撑电信专线业务发展。
Ø 运维方面:由于乡至县大多数专线是依靠点对点方式开通业务,无法网管,随着业务大量的发展,给维护带来较大的压力,无法对业务做好相应支撑,将会导致投诉率上升。
Ø 网络演进:由于X市电信传输网络以SDH网络为基础,现有的接入平台,无法满足高带宽业务接入,不符合分组网络的发展方向,现阶段扩容势必造成资源浪费,降低利润,给电信公司带来损失。
Ø 投资方面:对现阶段传输网或MSAP扩容,将会带来高成本,在专线激励竞争市场,降低APRU值,不符合X市电信发展要求。
解决方式的提出
在X市区搭建iTN2100 10G环网,通过环网来承载市城区和各县乡的业务,环网上分别对接至分组传输网和SDH传输网,实现网络的双网运用,同时通过SDH网和分组网将各县业务收敛到市区,完成县到市的业务回传。各县中心机房布放iTN2100做乡镇业务汇聚和县区业务接入,并根据客户业务等级有选择的进行上行双网业务调度,并且将原有的SDH通道割接至iTN2100解决传输资源的整合利用。乡镇机房布放iTN203进行客户终端业务汇聚,同时配合市区iTN2100协同完成端到端网管,客户端布放iTN100系列差异化的智能远端,对不同等级和业务需求客户进行有效接入,最终打造成“政企客户接入专网”。针对不同客户业务通过不同技术做到有效的最优保证,即针对大带宽的以太客户业务通过分组网络承载,全程做到端到端网络业务监控,依托MPLS专线技术的优势做到全网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最大程度优势投资;针对金融类高等级业务和低速率的E1、V.35需求的业务通过SDH承载,依托MSTP技术的物理隔离特性,做到严格的业务保证。通过本次建成后,后期客户业务的接入直接增加智能远端设备以及汇聚中心的板卡即可解决,最大程度保证运营商的投资收益。
网络部署
市区iTN2100到乡镇iTN203整网实现业务和网管端到端管理,最大化降低分组网的资源利用,全程做到MPLS端到端管理,无需考虑VLAN资源问题;对于所有客户端设备做到零配置开通,即插即管,大大节省业务开通周期;不同等级客户业务做到灵活调度,差异化保证,进行最大化资源整合和利用,充分发挥分组网智能管道的优势;秉承智能维护理念,对于每条客户业务都通过协议进行检测,做到智能告警预判和智能维护,同时做到全程网管,实时监控设备、网元、线路状况、网络流量、业务质量等。与城域网分离的网管方式,中间跨越的城域网只需配置透明传输通道,头端和末端的iTN设备利用这些透明通道即可基于每条业务做到端到端MPLS管理和维护,配置简单,符合现有管理体制,运维高效便捷;针对党政、金融类客户提供端到端的线性保护、环网保护和业务保护机制,保障各类业务得到高质量的服务等级;客户端布放iTN100系列小型化分组智能终端设备,具备很强的环境适应力,提供-48V直流和220V交流供电,从容面对边缘网络恶劣的安装环境。
方案特点和优势
灵活的组网
众多客户专线、网络涉及到专线客户数量的增加,运营商组分组传送网承载无线覆盖、各类专线的承载、iTN应用于PTN/IP RAN网络接入层,解决用户业务的末端接入,很好的改善现有分组接入网络,使接入形式更加灵活、提升业务组织能力,有效降低网络建设成本。满足在分组网络下的接入或用户覆盖的目的,具备等同SDH的灵活组网能力,解决多类场景下的业务覆盖和高带宽传送。
可管理的网络
设备具备可网管能力,内置的DCN可以实现下穿越PTN/IP RAN网络下的可网管,支持远端iTN设备通过分组网络上行至网管平台,使网络维护层面有效定界,做到网络末端的可管可配。iTN并且在网管设计上符合图形可视化操作,向传输运维人员提供便捷的可维护窗口,结合设备自身功能提供网络端到端的业务状态以及性能的可查可控。
可运维的网络
集成标准OAM能力,与PTN/IP RAN分组网络无缝衔接,iTN与PTN/IP RAN分组网配合实现光纤链路的故障告警、判别及处理,支持通道完整性测试、业务性能测试,符合ITU-T Y.1710和ITU-T Y.1711,IEEE 802.1ag和ITU-T Y.1731的以太网OAM功能。最小OAM帧发送周期为3.33ms。同时针对用户侧复杂的运行环境,侦测外部电源、环境温度及异常并生成告警,有效提高网络可维护性。
健壮的网络
系统性的支持多类冗余保护,针对客户业务重要性来提供安全性的保障。包括针对设备级的SDH、以太业务板1+1端口冗余备份和板卡保护,端到端的业务保护G.8031、G.8032,基于NNI对接的G.8131、G.8132等标准保护协议,保护时间小于50ms,有效保障用户重要业务传送。环状保护不仅仅可以节约宝贵的带宽资源,而且使得网络更加具有高可靠性。
提升业务感知力
iTN智能终端集成Y.1731、Y.1564和RFC2544相关标准的测试功能,提供业务通道性能的在线检测,对当前业务通道的时延、丢包、通道的可达带宽等性能指标进行评测,实现对业务通道性能的可度量、可监测,支持业务性能指标图形化呈现。真正提升对业务实时状态的感知,方便运维人员能及时对网络进行优化调整,满足不同用户对业务质量要求,增强用户体验及SLA的达成。
布局专线“智能管道” ,让网络具备可经营性
中国电信在国内运营商率先提出“智能管道”概念,其目的是为了提升网络的智能性,实现基于用户需求和行为的智能资源匹配,使得网络由传统的粗放型管道向智能化管道转变,以支撑新兴业务发展的需求以及用户的个性化服务。长久以来,对专线租用的“透明管道”理解,一直桎梏着政企客户对新业务的感知,目前公众客户已经开始体验的“智能提速”、“按需支付”等服务,政企专线客户在其传统网络和接入模式上根本无法体验。
1. 通过智能管道实现客户和业务差异化分类经营
运营商的智能管道作为一种能够提供差异化服务、能够体现网络除了连接以外的附加价值的手段,最终目的是改变“流量—收入”的剪刀差,进而改变电信运营商目前粗放的管道提供者的角色,成为能够为“内容和应用”创造价值并获取收入的新角色。形象化理解:如同高速公路收费,不仅要对使用者收钱,还要根据车型、载重划分档次,还要根据车辆的重要性提供差异化策略,总之就是要有充分的控制能力和主动的协调能力。比如载重大的货车要限制上路时间和路段,特别重要的车要提供VIP管道,甚至还要对其他车辆限行,走主路要花更多的钱但是比辅路有更高的优先级,辅路车辆必须让主路正常行驶的车辆优先通过等。通过部署智能管道可以实现同一用户的不同业务提供差异化的服务,为重要的业务提供更高的优先级。拿政企专线中较为典型的银行客户来说,一般都有OA和视频两种业务,但是这两业务对网络质量的要求等级是完全不同的。OA业务虽然占用带宽较小,但业务等级非常高;视频虽然占用带宽很大,但是业务等级却不高。在SDH时代,在一条管道里面无法区别对待两种业务,只要管道发生问题,所有业务都受影响。而通过接入层对于QoS技术的支持则具备业务差异化的能力,可以优先保证最重要业务的质量。我们瑞斯康达的使命,就是帮助运营商在业务接入层面去实现这种差异化,为最终用户带来价值。
2.智能管道的接入在边缘
专线的“智能管道”需要从接入层出发,通过SLA管理,利用iTN设备基于业务和服务的OAM,让客户感知到带宽提速带来的变化,包括连网速率、时延、网络抖动及带宽可靠性等,实现用户业务的端到端的管理与感知。基于客户业务的端到端监控,可以实现对政企专线客户网络质量的有效监控。一方面可以了解用户网络的实时状态及运行状况,当发现用户网络出现异常情况时,可以预先和用户进行沟通及处理,避免重大故障或事故的发生,从之前被动的处理投诉,转变为主动的客户关怀;另一方面,通过对用户网络质量的长期监控,形成专属于某专线客户的SLA报表,每个月提供给用户一次,告知分类业务在网络上的使用情况,或网络运用资源预警的状况,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MPLS延伸到接入层,简化端到端的业务配置和网络管理
为何需要端到端MPLS?MPLS统一了端到端的承载技术,将所有业务都在接入层进行MPLS封装,极大地降低了网络规划与运维的难度。另外,网络采用标准的MPLS OAM技术进行网络与业务保护,提高了端到端的可靠性。通过充分分析现有网络存在的问题,针对我司提出的iTN端到端MPLS方案,着重列举以下四点进行实际的价值优势说明:
1.端到端MPLS简化了业务配置,提升了业务开通效率
MPLS具有灵活的业务连接特性,从乡镇接入站点的iTN203到市区核心网的iTN2100,中间所有节点之间均可由网管自动建立LSP通道,完成MPLS隧道的建立和数据的传送,中间跨越的分组网络只需要做业务透传。乡镇接入站点的iTN203到市区核心网的iTN2100通过针对不同客户不同等级的业务预先规划tunnel通道,当真正进行客户业务开通时只需要基于iTN智能终端接入的业务vlan提取pw封装到LSP通道中承载,相比于以往的iTN终端直接下挂传输网设备的业务开通方式,无需考虑分组传输网设备为每个不同网点的终端设备预留的vlan资源,同时大大减少了分组传输网设备的端口资源和pw资源利用,相当于将运营商的电路调度单的内容简单化,业务操作点不断地减少,消除了业务开通时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从而大大提升了业务开通效率,这种端到端的业务开通方式十分有利于开展业务批发与集团客户专线等业务。
2.端到端MPLS解决了VLAN规划和VLAN扩展的问题
全网统一规划VLAN虽然有利于故障定位,但非常复杂,受限于VLAN的数量范围,必须寻求其他的解决方案来解决VLAN的扩展问题。通过端到端MPLS方案,我们只需在业务接入层划分好VLAN即可,不同接入节点的VLAN可重复使用,上层网络通过PW区分业务,PW资源数以万计足以保证业务标签的可用率,同时极大地简化了VLAN的规划工作。
3.端到端MPLS保证了业务安全
MPLS的技术先天具备VPN特性,相比二层VLAN技术,提升了业务安全保证,不用担心因VLAN规划衍生的环路和广播风暴等问题,大大降低了城域汇聚网络的安全隐患。
说明:在2010年结束的由国际权威测试机构德国EANTC组织的MPLS互通测试中,瑞斯康达是业界唯一一家被邀请的接入层设备的中国厂商,在整个MPLS互通测试中,完成了与众多设备商相关设备以及IXIA、Spirent等测试仪器的以太、MPLS、保护倒换、时钟的互联互通。瑞斯康达iTN设备在本次EANTC互通测试中表现出了良好的MPLS互通性能,得到了EANTC和业界各个参测厂家的一致好评。
iTN接入平面为发展政企客户带来的价值
X市电信iTN接入平面的构建,完善解决了客户业务的带宽需求,同时依托现有网络的技术优势和服务优势,不仅仅可以带动客户数量和种类的增加,更能够为客户带来优质的服务体验,提供增值服务,通过政企客户专网增大电信的品牌影响力。
结合到我司的iTN产品,着重列举以下四点进行实际的价值优势说明:
第一, 很多大客户要求对业务开通周期短,而我们的智能终端产品具备零配置功能,可以大大节省开通时间,同时节约人工资源投入,对发展省级大项目在开通时间和人员投入上得到保证。
第二, 随着业务种类的增加、业务带宽的增大,大客户对运营商的要求以不仅仅局限于承载能力,同时要求针对不同的业务进行区分保证,例如银行类客户提出的对银行办公系统和视频监控需求,要求银行办公系统业务进行全面保证、视频监控进行最大保证,而我们的iTN智能终端提供针对不同业务通过vlan或pw进行业务区分和qos调度进行差异化保证,与分组传输网协同完成端到端的业务保护,以最低成本提供最高保证,相对于传统的MSTP接入方式很难实现业务差异化服务,分组网的建设成本更低、技术和服务更能得到客户的认可。
第三, 运营商在争抢客户中除了比价格,更要比服务,我们的iTN智能终端在业务开通过程中通过Y.1564、RFC2544等测试技术提供业务的客户体验,加大客户对网络的信任度,而SDH网络目前的接入设备无法提供此项服务。
第四, 针对高等级高附加值的大客户,如银行类客户,银行系统数据业务属于重要业务,银行强烈要求通过SDH技术承载,而视频监控的业务属于较低等级业务,对承载技术不做强烈要求。公安类项目业务带宽要求多数为100M级别,通过SDH网承载会占用过多的资源,因此,需要针对不同客户、不同业务进行有效的分划接入策略。通过我们的iTN2100的双网调度和全面的终端客户接入优势可以有效将银行系统数据业务调度到SDH网承载,将视频监控、互联网等高带宽业务调度到分组网承载,以最低的接入成本和最高网络保证能力满足客户的业务接入需求,从而使运营商获取最多的收益。
总结
一直以来,瑞斯康达都秉承着一个目标:让我们的用户赢得用户,让我们的用户赢得市场,iTN构建智能接入平面的解决方案,对于客户来说不一定是最完美的解决方案,但一定是最适合的解决方案。面对电信行业的转型和网络融合的发展趋势,瑞斯康达将继续基于客户需求,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努力提供领先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与各大运营商共同面对未来的机遇与挑战,使接入的路越走越宽。真正做到智慧接入、共赢未来,为下一代智能专线业务领航。
来源:
上一篇 :构建高速智能宽带网助力“宽带中国
下一篇 : 分组传送网技术发展回顾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