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WiFi市场发展迅猛,整个生态系统发生剧变。传统的WiFi市场仅包括两类主要企业,即在网络接入层提供公共WiFi服务的电信运营商主体,以及在设备侧提供WiFi接入的设备/终端厂商。其用途仅仅是为移动蜂窝网络分流数据压力。
时至今日,受益于相关ICT技术及产业的快速发展,WiFi市场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市场价值不断提高,吸引了各类企业加速进入市场。新时期商业WiFi生态系统的第一个变化是参与主体由两类增加至四类:新的主体包括以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的应用/内容服务提供商,以及以大数据分析技术见长的解决方案提供商。新生主体主要是通过后向收入模式获取收益,为整个产业带来了新的创收渠道。互联网模式的介入,也相应地将产业边界进一步扩张,吸引了如广告主、传统商户甚至个人进入到产业的价值链中。
第二个变化是原有的两大主体也发生了变化:在接入层,除传统的电信运营商外,还涌入了大量专注于WiFi网络的运营企业。在终端层,除提供应用服务的传统设备,还增加了瞄准细分市场,创造智能WiFi网络环境的AP提供商,如FON、360/小米路由器等。
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仅介绍各层级的典型商业模式:
1)设备层:智能终端企业WiFi运营模式
智能终端企业的利润主体是终端设备,一切运营行为的最终目的都是为销售更多的终端产品服务。作为用户接入网络的刚性需求,终端企业目前主要从两方面提升自身在WiFi领域的软实力:一是采用时下性能最先进的WiFi芯片,为用户接入WiFi网络提供最佳的操作体验。二是部分有实力的企业可以利用“终端+应用”模式通过WiFi网络为用户提供独有的服务,与用户建立起更为长期的服务关系。
以苹果为例,新款手机iPhone 6 和iPhone 6 Plus 均支持802.11ac 和 Hotspot 2.0技术,以先进WiFi接入能力为卖点。软件层,iOS 8系统引入VoWiFi功能,使用户可以在WiFi环境下实现免费通话。该业务并不能为苹果带来直接收益,但却能提升产品对于用户的吸引力。
2)网络层:电信运营商WiFi运营模式
WiFi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产业中最重要的接入手段之一。运营商的策略正在发生转变,从单一的流量分流和前向收费转向更多元化的运营模式,包括引入广告、发展家庭热点、利用WiFi承载新应用、为促进视频业务提供免费WiFi接入等。
除运营商外,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WiFi接入业务中。由于建设运维成本偏高,一些企业并不直接建网,而是从运营商或其他拥有WiFi热点资源的企业手中批发获得WiFi接入资源,然后提供给第三方企业,同时为WiFi接入运营商提供漫游及热点集成等解决方案。iPass在全球较早经营该服务,通过与全球150多家运营商及众多大型连锁场所经营者签约,形成了覆盖全球120个国家的WiFi热点网络,全球热点数量超过1500万个,包括机场、酒店、会场、飞机、火车等。iPass定位于全球市场,为运营商提供多样化的漫游解决方案,同时也针对跨国企业及中小企业提供跨境的WiFi接入服务,目前用户已经超过130万。
3)应用&内容层:O2O模式
移动互联网产业边界不断扩张,从线上走向线下。互联网企业提供的LBS、移动支付、移动电子商务、手机打车等业务对传统行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而其自身也受到了移动网络难以满足“无所不在的服务”需要的影响。此时,WiFi网络由于部署广泛,成为互联网应用/内容服务提供商的重点合作对象。
互联网企业通过WiFi网络拓展其与用户间的关系,促进其用户更加频繁地使用其应用,或保持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以Facebook为例,其与思科公司自2013年开始展开合作,为中小型企业业主提供名为“Facebook WiFi”的解决方案服务。中小型企业业主只需要具备符合其要求的路由器设备,经认证即可使自己的网络成为由Facebook统一管理的热点之一。通过Facebook WiFi,用户仅需登录Facebook的账号即可享用合作中小企业(如电影院、咖啡厅、酒吧等)的WiFi网络。对于中小企业业主来说,由于用户在登录后会自动登录到该企业在Facebook上的公共主页,这样可以方便了解到该店的最新优惠活动和通知,并直接在其主页上发表评价进行互动。
4)数据分析层:数据分析模式
基于大数据分析服务的初创企业提供一系列大数据分析信息,用于提高自身业务或出售给第三方。WiFi接入点的聚合信息揭示了人流的动向,最受欢迎的地方等。例如,商场业主可以利用详细的分析数据对于商场的店铺租金、客户流量进行设置或调整。机场、体育场馆的工作人员可以利用类似数据改善运营和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