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中国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人们对外出旅游展现出越来越大的兴趣。与此同时,互联网以其快捷、便利的特点,让居民在家购票、订酒店、安排旅游行程、甚至线上签约成为可能;近年来,政策大力扶持,加上产业资本追捧,互联网+旅游迅速发展。
政策大力扶持旅游产业发展
今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这被认为是中国倡导“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纲领性文件。《愿景与行动》明确提出,“要加强旅游合作,扩大旅游规模,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提高沿线各国游客签证便利化水平。”
旅游业对于经济拉动效果很明显,发达国家旅游业消费支出占到整个消费支出的1/4左右,可以刺激消费、酒店住宿、航空、外贸,拉动就业,是未来服务业利润增长的一个突破口。此次国家层面发布“一带一路”纲领性文件的推出,明确提出了旅游业的发展地位和作用,未来围绕旅游产业,特别是“互联网+旅游”的价值,将被进一步挖掘。
互联网+旅游变革传统旅游格局
旅游业未来发展空间巨大,而在线旅游作为“互联网+旅游”的一个结合体,更是凭借其强劲的增长速度,在旅游市场独树一帜。
根据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数据,2014年由旅行社组织的国内游客人数占全年国内出游总人数的3.6%,出境游中65%的客源不是由传统的旅行社提供服务。互联网+旅游的迅猛发展正在颠覆传统旅游业的格局,知名互联网大数据产品和分析机构近日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国内在线度假旅游市场发展迅速,成提升旅游产业“互联网+”的关键,2014年市场交易规模达到332.6亿元人民币,较2013年增长36.2%。
国内在线度假旅游市场呈现集中趋势,存在3个企业梯队,前四家占据近60%的市场份额,携程以31.1%的份额领先优势明显,途牛、同程、驴妈妈属于第二梯队;遨游网、悠哉网和其他企业属于第三梯队。在线旅游市场集中趋势未来将持续加强。有关机构同时预测,国内在线度假旅游市场交易规模将维持30%左右增幅的高速增长,2017年将达到803.3亿元人民币,比2014年增长达到141.5%;届时,在线度假旅游市场交易规模预计占整体在线旅游市场的16.1%,比2014年提高4.2个百分点。
大数据让旅游便捷触手可及
东钱湖智慧旅游信息发布平台,每天运营10小时,在节假日长达到12小时,东钱湖景区通过大数据计算,可以得出实时交通信息,特别是在一些旅游高峰时段,就会在微信、微博内发布景区交通信息,在景区内的大屏幕上也会滚动播放路况,提供建议绕行路线,在高峰时段的交通管控方面,这一方式有效地缓解了景区拥堵的情况。
在节假日游客高峰期,东钱湖大数据分析系统通过移动的基站提供用户手机接入的数据,就可以分析出,哪些景点人流量过大,哪些景点的接待量还未饱和,对游客的数量及时提出预警;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获得游客的来源地、游客的旅游个性化行为信息等,为以后的精准营销作数据支撑。
未来免费WiFi的建设、二维码标牌的放置,都会产生大量的游客行为数据,该景区所有数据的挖掘,都有严格的流程,保证数据不涉及游客隐私,确保数据不对外泄露;如何将数据转化为生产力,对真实和全面的游客行为的大数据分析,将是未来旅游景区中大数据分析系统升级的方向。
必须把大数据与旅游产业紧密地结合起来,两者并不是简单地叠加,而要让两者之间发生‘化学反应’,也就是要真正地挖掘出有价值的大数据,为酒店业、餐饮业和景区项目服务,为景区的精准营销提供数据指导。
“互联网+”催生景区管理的新形态
如果在东钱湖景区内乱停车,不管在哪里,只要被监控发现,车主就会收到挪车的短信提示,并不是立即收到罚单;这是一种景区创新管理,是一种‘互联网+’在作支撑的执法形式。
这几年,在遇到客流量较大的“假期综合征”时,东钱湖旅游度假区以云计算和互联网的技术为基础,打造了智慧信息发布平台,实现了“互联网+交通”管理新模式;目前,在东钱湖阳光审批大厅中,有75项可以在网上进行审批。其他的行政审批,在政府官网上列出了权力清单,到哪个部门、在哪里办理、带上什么材料,都在网上公布,在办理的过程中,办理人只要输入办理事项的单号,就可以查询到项目在哪个部门审批,办理到什么程度了,一旦办理完成,还会给办理人短信提示。
旅游景区可以通过搭建“智慧旅游”平台,实现与“智慧政务”“智慧城管”“智慧交通” “智慧环保”“智慧地理信息”等平台之间互通,系统之间高度整合,实现网络互通、资源贡献、信息互动。大数据、大整合的成效集中体现在了旅游服务中,打通了从线上到线下、虚拟到现实的“任督二脉”,旅游景区通过“互联网+”,将会催生出一批景区管理的新形态。
未来“互联网+景区”将呈现三大发展趋势
首先,个性化需求突显,游客智能终端使用习惯养成。各种新兴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大降低了个性化需求的实现难度,个性化需求正在成为市场的主流;同时智能终端渗透率将持续提升,智能终端单日启动次数超PC端,智能终端游客使用习惯已逐渐养成,预计2016年智能终端游客规模将超过PC端。
其次,互联网+景区推动产业互联网化发展。景区作为旅游行业最基本的运营单元,未来互联网+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除了产品销售终端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外,景区的运营和资本运作也将加入实践,整个景区会从产品互联网化向产业互联网过度,不断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完善游客体验。
最后,智慧旅游建设大潮显现,全面提升游客体验。未来景区将通过物联网、LBS(基于位置的服务)及数字化等技术全面提升景区运营,例如运用LBS技术提供实施导游、方向游览等基于位置的O2O服务,这些无疑将推动智慧旅游建设大潮初现。在游客体验层面,通过行前的旅游决策等、行中的信息查询、产品购买以及行后的用户评价等全方位优质闭环服务,利用互联网的信息化和大数据科技为游客提升旅游的全过程体验。
总之,互联网+旅游的发展已经深度细化到旅游行业的各个层面,景区作为旅游业的基本单元,在与互联网融合的过程中有着更天然的大规模受众群体;在整个互联网化的过程中,景区需要充分利用智慧旅游等系统,实施与大数据、互联网金融以及LBS等的结合,可以有效促使景区从单一互联网化转为产业互联网化,快速构建出景区新的业态,实现智慧景区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