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国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9.3%,5G移动电话用户达11.18亿户
2025-07-21 09:36:30

7月1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介绍了2025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

上半年,我国工业和信息化经济运行平稳,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速,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5.6%和25.5%;信息通信业总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我国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9.3%,5G移动电话用户达11.18亿户,用户普及率超79%。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
数字产业收入同比增长9.3%
 
谢少锋表示,今年上半年,面对更加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工业和信息化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落实“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要求,强化央地协同、部门协作、政企协力,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发展态势良好,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企业创新活力不断释放,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呈现“向稳、向新、向优”的特点,为完成全年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有三方面特点:
 
一是工业和信息化经济运行平稳。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和增速稳步提升,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在一季度良好开局的基础上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25.7%,基本保持稳定。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实施制造业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5%。以5G、人工智能大模型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迅速发展,数字产业完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3%,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
 
二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速。创新应用成果加速落地,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灭火飞机AG600,获颁中国民航局型号合格证与生产许可证。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和数据集落地运营,开源550多万条训练数据,加快在多领域下应用,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的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5.6%和25.5%。人工智能赋能作用持续加强,我国培育并开源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加快在电子、原材料、消费品等行业应用,形成一批新模式新业态。AI手机、AI电脑、AI眼镜等人工智能终端已超百款,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三是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持续加快。着力调整产业结构,推动高端产业发展。上半年,规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拉动全部规上工业增长3.4个百分点,占全部规上工业的35.5%,较去年提高0.9个百分点。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对全部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23.3%。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新确定26个试点城市开展第二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新支持35个试点城市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在电子信息、电力装备、轻工、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行动。
 
5G基站达455万个
5G用户数达11.18亿
 
谢存表示,今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推动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上半年,我国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9.3%,电信业务收入累计达9055亿元,信息通信业总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
 
一是网络支撑更有力。截至6月底,5G基站达到455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达11.18亿户,用户普及率超79%。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端口达3022万个,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首批168个小区、工厂和园区的万兆光网试点部署顺利开展。截至3月底,我国在用算力标准机架达1043万架,智能算力规模达到748EFlops,为海量数据计算提供智能底座。
 
二是融合应用更深入。今年以来,5G新通话、直播短视频、云游戏等新兴业务蓬勃发展,大模型类APP与AI终端协同发展。数字消费需求持续释放,移动用户上网流量连续6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5G融合应用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86个。建设超过1.85万个“5G+工业互联网”项目。
 
三是普惠服务更便捷。“今年是电信普遍服务实施十周年,10年时间我们推动实现了‘村村通宽带、乡乡通5G’,行政村通5G比例超过90%。”谢存说。聚焦群众关切期盼,推出信息通信暖心服务“十件实事”。例如,推动3000余个老年人适用网站、APP完成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开设超40万场“银龄数字课堂”,让老年群体信息时代不掉队、数字生活更从容。再如,推动电信服务线上办理量占比超91%,全国4.5万家营业厅提供异地办理,覆盖所有区县,让服务更便利,让群众少跑腿。
 
四是对外开放更务实。稳妥有序组织实施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开放试点,组织首批试点地区出台扩大开放指南,加强与外资企业沟通对接,目前已有40家外资企业获得试点批复。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累计超2600家,较去年同期增长27%,充分体现了中国电信市场对外资吸引力持续增强。
 
谢存表示,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持续统筹推进“建、用、研”,进一步推动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5G和千兆光网覆盖深度与广度,加快推进5G-A、万兆光网试点部署,深入推进“信号升格”专项行动,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体系。加速丰富5G-A产品体系,推动高品质网络落地部署,加快推进6G技术研发,前瞻布局和培育面向6G的应用产业生态。
 
开源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搭载鸿蒙操作系统产品超1200款
 
谢存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展现出较强韧性,呈现出稳增长、稳出口、增利润的特点。上半年,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高于同期工业增加值增速4.7个百分点。
 
在硬件生态建设方面,标杆产品密集突破,上半年国内多家企业发布具有“全球首款”性质的关键产品,覆盖安全芯片、高端处理器、智能终端设备、AI一体机等高增长领域。
 
新技术释放消费潜力。例如,今年“618”期间,京东平台AI眼镜的成交量同比增长7倍。标准体系稳步推进,开源指令集标准研制加快,上半年相关行业组织启动14项、在研20项标准,人工智能终端智能化分级系列国家标准研制工作启动,为生态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关键支撑。
 
在软件创新发展方面,开源体系建设不断完善,DeepSeek“以软补硬”“开源传播”“生态优先”的创新模式有效激发了行业开源创新,多家科技企业推出一批开源软件成果,例如,仓颉编程语言、星环车载操作系统、文心大模型等加速发展。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开源社区加快建设。开源鸿蒙生态加速演进,截至6月底,搭载开源鸿蒙操作系统的产品种类超1200款,总量超11.9亿台,开发者超720万,上架应用与元服务超2.5万个,生态伙伴超450家。
 
在智能化转型方面,随着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在医药工业落地应用,涌现出一大批药品智造生产线、智能药厂。谢存表示,相关AI制药企业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大幅缩短药物研发周期,将“试错式研发”转变为“精准攻关”。
 
“下一步,我们将推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进一步提质增效,组织开展‘人工智能+软件’行动,加速软件智能化进程。聚力打造优质开源项目,深入推进以贡献为导向的开源人才评价,营造更具吸引力、包容性和创造力的开源生态。”谢存说。
来源:人民邮电报

  • 上一篇 :增长9.3%!2025年上半年信息通信业发
  • 下一篇 : 截至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9.7%
  •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