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琦,2014年入职公司,是特发信息技术中心产品研发工程师,从事新产品开发和载体类项目申报编制工作。
工作中的王传琦
王传琦是特发信息技术中心的一名产品研发工程师,也是本部载体类项目申报的首要编制者,参加重要申报和复审近10次,有一半是公司首次申报。他敢于打硬仗,知识储备广,练就了技术开发和项目申报两手抓的技能。
求知欲
2014年2月他入职公司,隔天早上就到寮步光通信产业园生产线开始了实习。生产线与办公区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没有放置座椅。他实习的第1天还好,到了第2天,开始脚酸、腿酸,第3天,脚就会有些浮肿,但他还是咬着牙坚持下去,一项项记录着要点,与产线员工交流,也慢慢地忘记了腿脚的不适。就这样,他每个工序花一周的时间,将光缆、电力光缆每个生产工序、各产品以及主要用材料的生产控制流程、关键控制点,都记录了下来,不懂就问,直到弄明白为止。
他的实习历时3个月,其中7周在生产一线,一站就是35天,实习笔记转化成电子版后,排版有60多页,合计形成了4万多字的实习报告。通过“劳其筋骨”获得了入职后的第一笔“财富”,也为他知识储备延展到公司其他产品线,打下来了基础。
努力和坚持
2016年,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后的首次年度评价。正当大家有条不紊进行准备时,突然接到通知,当年评价时间提前了两周。而部门配合的同事已经请了年假前往澳洲看望读书的孩子。他决定抢时间,集中精力一个人将两个人工作拼一下。随即他通知各家单位加急补充资料,同步搭建报告框架,删减增补,并不断与各单位沟通。同时,他也承担起评价表中与公司财务部、人资部沟通的指标内容,要将每个指标都落实到位。
材料收集完毕后,一整套材料足有7、8百页,且报告正文与技术中心评价表、附件及证明材料必须一一对应,内容繁琐但又不能出差错,因为材料一上报国家发改委,就几乎没有修改的可能了,将直接影响到评分。有些资料要打印出来验证,白天正常上班时间无法占用太久打印机,他就只能白天补充修改文稿,晚上打印校对,一张张看,一旦发现问题页,立即修改替换,如果涉及版面问题,还需整体调整。
就这样他连续加班5天,基本上是晚上10点以后下班,第2天早上7点多就到公司,尽量争取时间。而这种高强度脑力劳动到第4天,人已经显得憔悴,但他还是咬着牙坚持,为了整个报告逻辑通顺,为了每个字、每个数字、每个附件都要对应,且不出差错,最后冲刺通宵了一晚,终于在第5天上午打印出一套正式版本。材料一交就是5套,他便中午也顾不上休息,直接前往打印店,完成打印装订。在市民中心正式提交的那一刻,他如释重负。付出获得了回报,那一年评价顺利通过,那个版本至今留在文件柜里,成为下一年的素材,甚至其他项目申报的参考素材。
至今只要有项目的申报和复审,他还是重要的参与者、也是经验的分享者,凭借多年经验和对编制要点的熟悉,练就出一位我们的多面“达人”。不忘初心的努力和坚持,直面着新的挑战,与团队一同攀登着新的山峰。
推荐人:技术中心 贾耀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