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开启骨干网下一个周期的重大变革性代际技术,400G正接过“接力棒”,为光宽带和移动通信发展保驾护航,成为算力网络时代新的带宽“承重墙”。
“光通信专家”烽火通信亦与时俱进,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持续迭代产品,推出差异化解决方案,全面推动400G智慧全光网建设,筑基算力网络发展,为数字中国建设“添砖加瓦”。
需求驱动,400G正当红
当前5G、物联网等技术快速发展,数据流量呈指数级增长,对网络带宽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运营商积极开展400G建设和试运行。烽火通信网络产出线总裁张宾表示,今年400G网络将逐步开始建设,到2024年,400G长距将实现大规模商用。
可以确定,400G的繁荣发展近在眼前。不过,烽火通信也保持着一份警醒:新技术的应用往往是机遇和挑战并存,400G建设带来了新的网络架构变革,但在网络设计、网络开通、运营维护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为此,烽火通信在智慧特性方面,通过基于全生命周期运营的FiONE孪生解决方案,在孪生平台上进行规划、感知、分析、运营,进一步提升网络智能化水平;在运营层面,利用机房资源可视可管、基于“光纤传感+人工智能”的行为态势感知,通过随流检测、质差分析等对业务质量进行感知,推动光网络向资源感知、行为感知、业务感知演进。
前行不辍,拥抱400G时代
作为光通信领域的“行业老兵”,烽火通信长期以来大力投入光技术研发。在推动400G升级方面,烽火通信始终坚持两个原则,即自主创新和依据不同场景提供差异化的解决方案。去年四季度,烽火通信推出了400G PCS-16QAM方案,今年“5·17”期间,烽火通信发布从芯片、模块、板卡到系统设备端到端的自研400G QPSK解决方案,并实现了实验室6000千米的超长距无电中继传输,领跑行业。
张宾表示,过去大半年,烽火通信密集地与国内运营商开展400G长距离传输的验证工作,包括从上海到广州现网3820千米无电中继传输、珠三角首个“C+L”400G大容量试验网、贵州到湖南现网1673千米(环回)纯EDFA环境下无电中继传输并加载“东数西渲”业务演示。从整体验证效果来看,烽火通信的400G方案在性能指标、集成度、稳定性上也具备领先的竞争力,预计今年内可实现规模商用。
与此同时,在400G光模块方面,烽火通信可提供符合MSA协议的固定封装光模块,以及CFP2-DCO/QSFP-DD/OSFP等封装形式的可插拔产品,助力运营商构建一张绿色低碳、高效运营的光传输网络。
步履不停,迎接800G“新潮”
在400G即将规模商用之际,业界对800G也开始了超前布局。随着“东数西算”工程的持续推进,以及大模型项目的激增,光网络正向800G、1.6T加速演进。
不过,当前800G、1.6T仅支持数据中心内部以及数据中心之间中短距离互联,预计2024年才能在互联网及数据中心短距离互联场景实现小规模商用。而要实现800G、1.6T干线长距离传输的大规模商用,则需要产业链持续在调制接收、DSP、光放大、光交叉、非线性补偿等领域持续研究和突破。
烽火通信将持续推动800G、1.6T进一步演进,张宾表示,烽火通信今年内将释放相关光模块样品并于2024年实现量产,以满足数据中心中短距互联应用。在800G、1.6T长距传输方面,烽火通信已开始布局更高波特率的ADC/DAC器件和更加优化的非线性补偿方案,以及S波段掺杂光放大等核心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