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01 一月要闻
全光筑基 赋能智造新变革 | 长飞亮相2023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 11月19日至21日,2023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在光谷科技会展中心举行。长飞公司以“全光筑基 赋能智造新变革”为主题参与此次盛会,展出数智制造、筑基5.5G、绿色枢纽、智能传感、制造可视化等相关领域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全面展示长飞公司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探索及成果。 同期,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庄丹在“5G+工业互联网赋能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专题会议上,发表以《与新型工业化同频共振 赋能智造新变革》为主题的主旨演讲,共同探讨新型工业化创新发展新未来。公司“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的产业链数字化平台”入选2023年湖北省工业互联网标识优秀应用案例。 湖北省全省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召开 长飞庄丹作交流发言 11月10日,湖北省全省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召开。长飞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庄丹出席大会并作交流发言,明确长飞将锚定“‘十四五’再造一个长飞”的目标,全力打造数字生产线、数字工厂、数字供应链,构建“智能技术+创新应用”融合赋能体系,奋力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展现更大作为。 英国两院院士David Payne爵士亲临指导 共同擘画光纤产业新未来 11月7日,英国两院院士、南安普顿大学David Payne爵士莅临长飞公司,作新型光纤技术专题讲座与指导。长飞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庄丹,高级副总裁闫长鹍,副总裁郑昕、王瑞春等公司领导及100多位中青年专家、技术骨干,一同与Payne爵士开展技术交流和合作研讨,共同擘画光纤产业新技术与新未来。长飞技术总监罗杰主持了专题讲座与技术交流活动。 武汉大学校友企业家联谊会十周年暨第九届校友珞珈论坛在长飞公司举办 11月28日,在武汉大学130周年校庆即将到来之际,由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武汉大学校友企业家联谊会主办,长飞公司承办的武汉大学校友企业家联谊会十周年暨第九届校友珞珈论坛(企业家论坛)在长飞公司产业大楼盛大举行。 中国移动联合长飞公司开展多芯光纤测试首创四芯光纤与七芯光纤同缆试点线路 近日,长飞公司暨光纤光缆先进制造与应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中国移动设计院以及中国移动山东分公司,在山东济南铺设了一条长度为17.6km的多芯光纤试点线路,该线路是全球首次四芯光纤与七芯光纤同缆的现网试验,是国内首条四芯光纤的试点线路,也是中国移动首条多芯光纤现网试点线路。该线路的铺设,为多芯光纤的工程化应用和推广起到了示范作用,也显示出长飞公司在空分复用光纤传输领域的深厚积累与创新能力。 长飞科技园光缆5G工厂入选2023年5G工厂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2023年5G工厂名录》,核定300个5G工厂项目进入《2023年5G工厂名录》,长飞科技园光缆5G工厂入选2023年5G工厂,是对长飞公司5G+工业互联网赋能工业转型升级的高度认可。 长飞高级副总裁应邀出席中国日报“新时代大讲堂” 11月6日上午,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武汉重要讲话精神,助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领域国际交流合作,中国日报社与武汉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科技创新 助力未来”新时代大讲堂。长飞公司高级副总裁扬帮卡(Jan Bongaerts)应邀出席活动,并作主题演讲。他表示长飞公司将坚持创新发展,以科技创新为武汉市科创转型贡献力量。 长飞获第一届国新杯·ESG金牛奖治理二十强殊荣 11月24日,由中国证券报、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南通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新生态 新价值 新成长——2023金牛企业可持续发展论坛暨第一届国新杯·ESG金牛奖颁奖典礼”在江苏南通举行。长飞公司获第一届国新杯·ESG金牛奖治理二十强殊荣,公司副总裁郑昕上台领奖。
#02 分子公司/产品线最新动态 长飞石英荣获“中国激光星锐奖·最佳激光产品和新材料技术创新奖” 11月28日,长飞石英凭借自主研发的YS-1320高纯合成低羟基石英,荣获“中国激光星锐奖·最佳激光产品和新材料技术创新奖”,公司总经理朱继红发表题为《合成石英材料的现状与国产化替代》的主题演讲,并在欢迎晚宴上致辞。 图片来源:大会主办方 菲伯尔HDMI光纤线全球首次成功完成LinkTraining链路训练 近日,长芯盛菲伯尔® Ultra 8KⅡ HDMI光纤线率先完成LinkTraining固件更新,成为全球唯一支持LinkTraining链路训练的有源光缆品牌。该技术能动态调整信号输出端参数,匹配最佳工作状态,有效提高线材的兼容性和稳定性,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证书(中国发明专利:一种支持高速信号链路训练的HDMI有源线缆。专利号:ZL 2021 1 1575233.0)。 长飞海工与江苏海洋大学海洋工程学院进行校企合作 11月17日,长飞宝胜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与江苏海洋大学海洋工程学院举行校企合作意向书及就业基地协议签约仪式,双方将在学生就业、科研攻关、实习基地建设等多方面建立合作关系,打造具有海洋工程特色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共同为国家能源战略、海洋战略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