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人工智能向工业领域深度渗透,数据传输的 “实时性、可靠性、兼容性” 成为工业 AI 垂类模型落地的关键瓶颈。近日,光通信领域领军企业亨通光电率先推出国内首套基于TSN技术的工业XGS PON系统,不仅成功斩获电信设备入网许可证,更收获首个超千套用户订单,以 “行业首创” 突破工业全光传输技术壁垒,为工业数字化转型提供自主可控的核心支撑。
行业首创 填补国内空白,构建全链条自主技术体系 此次亨通光电推出的TSN PON系统,核心突破在于 “国内首次实现TSN(时间敏感网络)与传统PON(无源光网络)技术的深度融合”,打破了此前工业高可靠实时传输系统依赖进口技术的局面。区别于常规工业网络方案,该系统并非单一设备创新,而是构建了从 “传输介质到核心器件” 的完整自主化体系:        核心软硬件100%自主研发,规避外部技术依赖风险;        针对性开发工业光缆组件、工业级分光器等配套设备,解决工业场景下传输介质的抗干扰、耐恶劣环境难题;       率先形成 “TSN PON系统 + 配套设备 + 运维平台” 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填补国内工业全光实时传输领域的技术空白。       与此同时,亨通光电正联合专业研究机构、运营商及产业合作伙伴推进相关标准研制,推动该技术从 “企业首创” 走向 “行业通用”,为工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标准化的全光底座。 技术硬核 10μs低时延 + 多协议兼容,破解工业AI数据痛点 工业 AI 的落地,对数据传输的 “低时延、高带宽、强兼容” 提出极致要求。亨通TSN PON系统以三大技术优势,精准匹配工业场景核心需求:       时延降至微秒级:通过TSN技术与PON架构的融合优化,系统通信时延控制在10μs以内,远低于工业实时控制(RT)的常规要求,可满足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实时指令传输、工业机器人协同作业等对时间敏感的场景;       全协议兼容覆盖:打破不同工业设备的 “通信壁垒”,可兼CAN总线、MODBUS、PROFINET RT、EtherCAT等主流工业通信协议,无需对现有设备进行大规模改造,即可实现生产网、办公网(含语音、WI-FI)、安防网的多网融合;       高可靠抗干扰:依托工业全光网络的天然优势,系统抗电磁干扰能力远超传统铜缆网络,同时支持1:16~128 的分光比,单OLT设备可连接海量ONU终端,满足大型工厂的规模化设备接入需求,带宽潜力可支撑未来工业AI海量数据的传输增长。 落地见效 入网许可 + 千套订单,从技术创新到产业价值 技术的先进性已得到权威认证与市场验证:该系统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审查,符合公用电信网接入要求,顺利取得电信设备入网许可证,成为国内首个具备商用资质的TSN PON工业系统;同时,首个用户订单规模超千套,标志着该技术已从 “实验室” 走向 “生产线”,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 从应用架构来看,系统可通过 “工业PON自服务平台” 实现可视化运维,结合OLT核心设备与ONU终端的分层部署,既能支撑SCADA系统对全厂区设备的集中管控,也能满足PLC与从站设备的实时交互,为工业AI模型提供 “实时数据输入 - 快速指令输出” 的传输通道,助力生产效率提升与柔性制造升级。 行业赋能:以技术首创引领工业全光化浪潮       当前,工业领域正处于 “AI + 制造” 的转型关键期,数据作为AI三要素的核心,其传输能力直接决定工业智能化的深度。亨通光电此次推出的TSN PON系统,不仅为企业提供了 “自主可控、安全可靠” 的全光传输方案,更以 “首推首创” 的技术突破,推动工业网络从 “传统铜缆” 向 “全光智能” 升级。       未来,亨通光电将持续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深化与产业链伙伴的合作,进一步完善工业全光生态,为千行百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更坚实的 “光底座”,助力我国工业 AI 应用加速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