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琪先生曾在随笔《四方食事》中写过一道菜:将油条两股拆开,切成寸半长的小段……用手指将油条小段的窟窿捅通,将肉馅塞入、逐段下油锅炸至油条挺硬……比炸春卷味道好,“这道菜是本人首创,为任何菜谱所不载。很多菜都是馋人瞎琢磨出来的。”
如今的电信运营商就欠点这种“馋劲”。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的通信市场一向特殊,什么技术驱动、市场驱动都赶不上政策驱动,中国的电信运营商以及靠运营商为生的电信设备厂商,日子好过难过,各项国策很重要。尽管中国电信运营商的执行力在全球数一数二,全球最大的4G网络说建成就建成,但由此形成的悖论是:投入越多、网速越快、挨骂越多。哪怕是在全国网速最快的上海,50M已经成为套餐标配,网速和资费依然难以让普通用户满意。因为不是为了给用户“解馋”而推出新业务,自然也不能让使用者甘之若饴。
不知何时起,滴滴打车里上线了一个新功能,当乘客与司机在订单生成后电话联系时,双方看到的来电都是一个虚拟号码,半个小时后,虚拟号码自动失效。在“雁过留痕”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这是一种简单有效地保护用户隐私的方法,且技术难度不高。合作方显然是多赢的:用户号码和个人信息得到保护,中间接口开发商可以收到来自滴滴打车支付的费用,运营商可提升网络利用率,并利用虚拟号码增收,而设备和技术提供方上海贝尔,则卖了设备和方案。除了打车软件之外,电商平台、快递公司、婚恋网站等等涉及陌生人联络的互联网应用,都可以利用这个方案消除人们对于信息安全的担忧。
这是一个典型的互联网公司创造电信服务需求的案例。互联网公司对用户的“馋”,是其立身之本,而为了“解馋”,自然要仔细琢磨、四处尝尝味道,最后独创一道最适合自己用户的 “菜”,各种做菜的材料,不一定都得自己有,正如《红楼梦》中的“茄鲞”,虽原料只是茄子,但加了鸡肉、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等等辅料后,便是古往今来最著名的一道茄子菜。
提出向互联网转型的中国电信运营商们,是时候放下自己执着的领导者地位了,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不管是主菜还是配菜,只要能炒出好吃的菜,获得用户满意和收益,就是可行之路。像上述滴滴打车案例中,虽然只是作为配菜出现,但因为最后是一道“新菜”,获得的收益自然也是额外的。
更重要的是,合作伙伴也准备炒新菜了。从2011年开始,互联网公司正越来越成为华为、中兴、贝尔、诺基亚等传统电信设备生产商的新宠,不仅因为它们“挥金如土”,也因为它们在倒推这些同样传统的企业跟上互联网的脚步。
最近,上海贝尔又拿下了一家互联网公司多地的100GOTN项目,OTN是面向高速率下一代传送网的重要传送层技术,此前只有电信运营商使用。几年前开始,上海贝尔的客户名单中出现了BAT的名字,对于早已在全国各地部署数据中心 (又称DC)的互联网公司而言,用高速光纤网络链接所有DC,是必须要做的事。
和电信运营商相比,互联网公司的要求是极致的:6周就要完工,一个具体的项目负责人就能否定方案,而不需上升到“大老板”。这种做菜的风格对于上海贝尔来说,是痛并快乐着,尤其是,当互联网公司提出更高的要求时,200GOTN,这是国内电信运营商都没有开始部署的网络。
未来学家网创始人格伦?希米恩特拉对于2020年的预测是,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的对决即将终结,“随着持续连接的设备无痕融入我们的口袋、衣物、首饰乃至人体,线上与线下世界的隔膜将彻底消失,我们再不会将两个世界分割开……”要想在短短5年内实现这样近似乌托邦式的大同世界,意味着产业的界限将越来越含糊,主菜和配菜的地位不再亘古不变,无论是谁,都必须适应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