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联通全光网战略:4K视频业务释放宽带价值
2016-06-20 13:04:08
从铜网到光网,是网络带宽的一次大数量级飞跃。光改前,速度上不去,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了用户催着运营企业提速;然而,一旦投入巨资实施“光改”后,供求关系将发生逆转,必然会出现带宽供给超过现实需求的问题。因此,中国联通在全光网发展的同时,对全光网的经营作出了一系列高瞻远瞩的部署,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启动高带宽业务需求,使之与光网建设同步。
在全光网建设中,中国联通大量创新业务同步发展,家庭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两翼齐飞”,4K超清视频等高带宽应用成为新的信息消费热点,“智慧沃家”为用户构建智能化幸福家庭;同时,聚焦平台级业务,在IDC、物联网等创新业务上发力,创造发展新动力。
4K超清视频:极速轻松享
宽带升级后,到底能做什么?光网与ADSL最明显的区别就是高带宽业务能轻松实现。全光网时代,也是超清视频的时代。中国联通董事长王晓初在今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致辞中明确表示,“将以更专注的追求着力在提升服务感知上精益求精,携手产业链伙伴大力拓展高清视频等高速宽带应用。”从全球运营商的发展经验来看,进入全光网络时代之后,视频业务的定位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已经不再是作为“替补”的增值业务,而是实现运营商战略转型的基础业务。
中国联通在多地建成“全光网省”之后,20M、50M、100M的光网覆盖城乡,高清视频、超清视频等业务犹如久旱逢甘霖,开展得风生水起。中国联通抓住时机,于今年3月率先发起成立4K超清产业联盟,携手包括国内主要4K设备制造商、内容服务商及终端制造商在内的产业链各方一起努力,共同推进4K业务的加快普及推广。
高速宽带环境下的视频服务正成为信息消费新热点。想当年,在网速不够的年代,高清视频、大型网络游戏等高带宽业务都属于“奢侈品”,低网速造成界面卡顿、停滞、雪花纹等现象,令用户兴致索然。如今,全光“高速公路”已建成,以4K为代表的各种“跑车”纷纷上“路”,超清视频、娱乐爱好者的需求得到了充分满足。随着宽带接入技术的不断演进,视频服务正在由原来的480p标清视频和1080p高清视频向2160p的4K超清视频升级过渡。与当前主流的高清视频相比,4K超清视频的画面更清晰、动作更流畅、色彩更丰富、音效更真实,为用户带来一种影院级的浸入式体验。
为迎接4K超清视频时代的到来,中国联通聚焦自身核心优势资源,在网络、业务、内容、平台、标准、产业六方面率先启动,致力于为广大用户提供极致的服务体验。目前,中国联通为用户整合的视频内容超过10万小时、游戏超过1400款、音乐超过5万首。随着4K产业的不断成熟,在这些丰富的TV应用内容中,4K超清质量的音视频内容和游戏应用占比将快速提升。中国联通还成立了4K实验室,目前已制定完成并正式发布了涉及业务、产品、网络、平台、终端、测试、服务在内的TV视频业务全体系标准与规范,为中国联通TV视频业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华为公司固定网络产品线总裁查钧高度认可中国联通在4K视频上的布局,他告诉记者,中国联通抓住了千载难逢的时机,找准了宽带经营的商业模式,“光改”增强了运营商的网络优势与能力,以4K为代表的视频业务释放了宽带的价值,满足了消费者需求,从而让客户愿意为这种高价值埋单,进一步推动网络建设与业务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家庭互联网:幸福的“连接”
网络最基础的功能是建立连接,但在互联网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似乎更少了,“连接”变得更脆弱。手机人手一部,在大街小巷、写字楼、商场等地方,“低头族”随处可见,到了家里,也有不少人喜欢捧着手机。有没有一种方式,能让家人之间的“连接”更紧密呢?
全光网络连接起来的不再只是电脑,而是一个高速互联的智能生活空间。“客厅是家里感情交互的地方,中国联通希望通过客厅里的电视,将家人‘连接’在一起。”中国联通市场营销部副总经理刘超向记者表示,联通“智慧沃家”承载了这个重要的“连接”功能。联通“智慧沃家”业务面向家庭客户,依托光纤宽带与4G网络,结合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供以融合接入、信息共享、应用服务和交互控制为业务特性的家庭互联网综合信息服务解决方案。“智慧沃家”业务定位是通过家庭互联网综合信息服务解决方案,实现中国联通由业务营销向产品营销和客户营销的战略创新转型,为用户构建智能化幸福家庭。
为了向广大用户提供差异化的视觉享受,根据中国联通集团公司提出的聚焦战略,TV视频业务被确定为集团公司创新领域的战略性基础业务,也是“智慧沃家”的核心应用。据刘超介绍,中国联通TV视频业务具有“三化”特点:基础业务属地化,直播内容需要各地分公司与当地广电部门合作对接;创新业务集中化,2015年3月,中国联通与华为公司创新合作,将天津作为基地,成立了中国联通TV增值业务运营中心,搭建了国内最大的大屏互联网增值业务运营平台,为TV屏互联网内容商提供了“一点接入、服务全国”的业务运营平台;内容服务差异化,视频具有新、多、快的优势,目前已经推出海量的视频点播、音乐、游戏、教育、购物、医疗等以电视屏为终端的家庭互联网应用产品。截至2015年年底,联通TV视频用户规模已超过1000万户。刘超向记者表示,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因为中国联通TV视频业务运营模式定位清楚,充分调动了四方的积极性,即各省区市分公司的积极性、TV增值业务运营中心的积极性、天津分公司(中心所在的属地分公司)的积极性和广大合作方的积极性。
在“智慧沃家”产品体系中,除了TV视频产品以外,中国联通根据家庭用户的普遍应用需求,还陆续推出了“沃家云盘”、“沃家提速”、“沃家总管”等家庭互联网应用产品。“沃家云盘”基于中国联通的云存储与云计算资源,依托移动宽带与固网宽带网络,面向家庭用户推出家庭信息存储与互动分享服务。“沃家总管”定位于智能家居承载平台,通过采用统一运营、统一标准、统一接口、统一规范的合作运营模式,通过云平台大数据分析,实现对家庭环境、安防、医疗等智能产品的自动化信息采集与控制。“沃家提速”以宽带动态提速技术为基础,面向前向宽带客户提供按需实时上下行带宽提升,以及面向后向应用服务商提供对特定应用定向加速的业务。
创新发展:打造新引擎
随着“光改”在多地完成,中国联通地处城市核心区的机房腾退面积非常可观,不仅节省了大量费用,还为后续开展IDC等创新业务创造了条件。借助这些资源,中国联通正通过技术改造,进行整合创新利用,形成覆盖全国的可承载未来各种数据应用的新一代数据网络,这也将是中国联通在“互联网 ”时代的“杀手锏”。
在机房整合、房产资源盘活等方面,中国联通山东省分公司积累了不少经验。在青岛,自2014年4月开始至今,青岛分公司对3个核心枢纽楼、116个专业机房、236个模块局和乡镇支局以及1962个接入网机房开展了整合工作,将116个专业机房整合为38个综合机房,结合“光改”共拔点乡镇支局及接入网机房1982个,总共腾空自有端局机房面积22500平方米,退租乡镇支局及接入网机房面积43740平方米,腾空房产统筹使用,退租租金达453万元/年。“设备集中管理、机房集中腾空”的机房资源整合工作不是简单的综合,而是将有利于企业自身发展的各类驱动因素有机融为一体,青岛分公司牢牢把握资源优化、技术创新和效益提升三个环节全面推进。淘汰落后、高耗能设备,采用水冷热管空调,除高温季节外可利用水冷方式保证机房温度;采用保温材料对有源、无源设备进行区域分割,设备背靠背排列,安装精确送风系统风道,达到精确送风的目的,仅此一项,每年节约的电费就达2000万元以上。济南分公司统一标准要求,整合各专业机房为综合机房,拆除退网设备,盘活空闲机房房产,退租原租赁机房房产,减少核心机房数量。截至目前,济南分公司的机房整合工作已累计退租租赁机房面积1.2万平方米,腾退自有机房面积1.6万平方米;腾空后出租机房790平方米,下电空调336套,下电设备3277架,年产生效益1400万元。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山东、天津、河南、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等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中国联通宽带用户在上网时明显感觉网速快了,因为他们已享受到“全光网”时代的红利。此前,受制于ADSL的技术瓶颈,宽带网络速率始终“不给力”, 伴随“全光网”的规模覆盖,2016年全国一半以上的宽带用户将使用20M以上宽带,50M、100M带宽用户规模将进一步增加。联通宽带网速之所以在短期内大幅度提升,离不开最近两年开展得如火如荼的“光改”工程。联通人在“光改”建设过程中攻坚克难,从大处着眼,整体推进“光改”;从小处着手,创新建设方法和思路,有力落实建设计划,成功打造了高速、优质、稳定的宽带光纤接入网络。
上下齐心力量大
中国联通始终将宽带作为公司主要的战略性业务。落实宽带中国战略,保持宽带网络的能力提供和高效响应,支撑国家和社会信息化是中国联通的工作目标。有了这样的战略定位,中国联通制定的“光改”方案非常彻底,不仅将宽带接入网光纤化,而且同步将固定电话接入承载也转移到宽带接入光纤网上,真正实现了固话宽带的光纤化接入,是对传统铜缆接入网的彻底改造。根据中国联通的计划,到2016年年底,北方10省份将全部实现“全光网”覆盖,城市区域基本具备100M接入能力,农村行政村实现光纤到村。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要完成如此宏大的工程,得益于中国联通对宽带清晰准确的战略定位、建设方案的有力推进,更离不开中国联通上下齐心的建设热情和乐于奉献的职业精神。
在“光改”进程中,中国联通领导重视,上下齐心,组织保障有力,工作目标明晰,考核标准统一,整体推进有序。在集团公司层面,中国联通成立了网络光纤化改造工作推进办公室,由中国联通副总经理邵广禄担任主任,并设立了总体协调与网络建设工作组、规划与计划工作组、市场营销工作组、集团客户工作组、网络运维工作组、资产处置与采购工作组、财务工作组、审计工作组、激励与考核工作组、网络技术研究工作组、纪检与监督工作组、调研组、宣传组共13个专业工作组。网络建设部作为光改综合推进部门,整体调度全国光改工作。各专业组牵头落实各专业线工作,各司其职,出台相应工作制度,工作高效;中国联通各省区市、地市级分公司也分别成立了“光改”推进机构,一把手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开展工作。根据工作计划,到2016年年底,中国联通“光改”一期、二期工程在北方10省份全部完成,在南方区域确保实现年度规划目标。在考核方面,中国联通实现了全集团“一把尺子”,即光改完成的标志是实现DSLAM和PSTN设备整体退网,用户全部完成迁转。
“光改”工作契合“宽带中国”国家战略,快速提升网络能力,促进业务快速发展,得到了广大一线员工的高度认同。中国联通下决心拿出专项战略投资,对接入网全面进行光纤化改造,一线员工的工作劲头很足,工作热情高昂,许多分公司干部员工加班加点,日夜奋战,提前完成“光改”目标。
协作共进成效显
“光改”工作涉及固定语音网和宽带接入网,涉及面广,数千万固话和宽带用户要迁移到新建的光纤接入网;时间紧,今年年底前就要实现既定目标;任务重,一年干以前几年的活儿;难度大,“进场难、建设难”等问题仍然广泛存在。为此,中国联通领导高度重视,加强组织协调,迎难而上,强力推进,取得了突出成效。在“光改”具体实施过程中,中国联通确保资金到位、组织有力;通过正向激励,调动一线员工积极性;通过各省区市分公司组织技术交流和展示,将各省区市在光改中摸索出的管理创新方法和技术革新成果及时推广应用;通过前后台的协同作战,实现建设与营销、服务同步开展。
正向激励,有效调动了一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让人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中国联通集团公司领导提出,“光改”成功的关键是充分调动各省区市、各地市的积极性,要形成正向激励机制,鼓励主动干、早干快干。为此,中国联通专门制定了光改激励办法,在人工成本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拨出专款用于“光改”激励,对基层人员起到了很大的正向激励作用。在此基础上,各省区市分公司纷纷出台激励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热潮。同时,对首批“全光县”、“全光市”、“全光省”进行表彰,集团公司分别在山东济南、沂水,河南商丘召开了全光网络工作现场推进会,会议集表彰先进、经验交流、新闻宣传于一体,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经验共享,让“光改”成果惠及全国。“光改”工作内容繁杂,涉及核心网、语音网、数据网、接入网和前后台多个部门,形成规范、高效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非常重要。各省区市分公司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总结,很快形成了许多很好的经验和技术革新成果,并通过制作“光改”手册等方式进行推广。同时,中国联通集团公司组织开展了光改管理创新和技术革新成果评选活动,介绍光改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创新成果,加大成果推广;对于各省区市在光改工作中涌现的先进经验,集团公司及时进行总结,通过多种渠道向全国转发、推广,加强内部的经验交流,共享成功经验。
前后协同、各司其职,让“光改”工作快速推进。针对光改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中国联通集团公司和各省分公司密切协作,各司其职,集团公司的重点工作是提要求、定方案、建标准、出政策、盯进度、抓交流,各省分公司的重点工作则是细化组织保障、落实工作机制、组织工程实施、推进客户迁转。中国联通确定了高效的“光改”工作机制,前台后台协调顺畅,各环节有效衔接。比如,在“光改”前,运维部门梳理资源现状,市场部门核对用户信息,建设部门落实改造方案;在建设过程中,网建部门全力推进,运维部门提前介入,市场部门同步宣传;在用户迁移阶段,市场、装维、施工队伍密切协作,集中解决用户割接和局数据制作;用户迁转后,运维、网建组织铜缆和设备拆除,物流、财务部门及时开展资产报废、处置工作。联通“光改”环环相扣,建设与营销、服务同步开展,建设的同时即相应做好改造区域的营销准备、预热宣传、营销实施、售后服务等工作,一系列“组合拳”打出了联通宽带“品质 服务”的品牌形象。
大胆创新效率高
劳动者的智慧是无穷的。在光网建设过程中,面对长期困扰运营商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以及成本控制、工期过紧、自然条件恶劣等问题,中国联通的一线员工迎难而上,通过大胆创新、踏实苦干,让光纤宽带之花在神州大地盛开。
“光改”的难点在“最后一公里”,尤其是入户改造工作量最大、活最苦。为了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山东联通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四控”“五步法”。“四控”原则主要指控制端口、控制皮线、控制造价和控制光缆,主要目的是降低入户成本。“五步法”则是光改的具体管理办法,第一步是实现用户信息“一表清”,第二步是多种渠道获取地图,第三步是给用户信息做标注,第四步是根据地图定建设方案,第五步是及时录入资料。
河南地域广阔,城乡差别明显,地理环境复杂,通过苦干、实干、巧干,河南联通员工把挑战转化为机遇,探索出了“光改”的一系列举措,大大提高了施工质量和效率。河南联通在先期试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化”原则,即二级分光网格化、ODN组网模块化、设计施工标准化,同时推行建设区域网格化、ODN组网模块化、设计施工标准化的“三化”建设策略,实施统一方案、统一设计、统一造价管理、统一施工组织的“四统一”管理模式,使困扰施工的技术难题一个个得到解决。在城市,河南联通按住宅区、商务楼宇、专业市场建立三类设计模型;在农村,按街区型村镇、分散型村庄(行政村及偏远自然村)建立两类设计模型,大大加快了设计进度,并且保证了设计质量。
在“光改”中,广大员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他们的小革新、小发明派上了大用场。河南联通商丘分公司基层员工自主发明了“光改利器”——通信光缆挂钩器,获得了国家专利(专利号201520219162.4)。在工期紧、施工量大的情况下,通信光缆挂钩器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河南安阳、山东德州等地,联通基层员工经过多次试验和总结,创新自制了皮线光缆布放工具,改进了原来两人放置一盘皮线的工作模式,实现一人同时布放多条皮线,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放线速度,提高了皮线布放效率。
中国联通通过“光改”一期、二期工程投资建设,累计投资244亿元,截至2016年4月底,共改造住宅小区56.3万个,改造各类楼宇335万栋,联通宽带接入端口达到1.8亿个,其中光纤宽带端口1.45亿个,光纤入户覆盖家庭1.78亿户,传统DSL端口占比从10.6%下降到4.9%。
上一篇 :广东移动与华为在深建设4.5G创新示
下一篇 : 中国移动转型欲虎口夺食 融合通信网络下半年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