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海煜重点介绍了中国移动在低空智联网领域的技术创新及试验进展。
在低空通信方面,采用“复用地面网、新建低空网、利用卫星网”的分层覆盖策略,满足三维立体的低空覆盖需求。针对地面网覆盖低空干扰大、新建低空网成本高的挑战,创新性提出“双翼组网”“鱼鳞组网”“空地兼顾射频架构”等标志性技术,显著提升低空覆盖能力,有效高度可达600米。面向低空通信广域可靠覆盖需求,持续开展空天地一体技术攻关和产业推进,将通过卫星与地面网络优势互补,实现低空高度全覆盖以及水平广域覆盖。
在低空导航方面,中国移动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覆盖最广的5G+北斗高精度定位网络,部署地基增强站超过4400个。针对城市峡谷、电离层干扰等复杂环境下的定位精度挑战,持续攻关多源融合导航技术,显著提升定位精度与抗干扰能力;针对低空空域规划、业务可视化等刚性需求,打造了技术先进、安全合规的三维航图能力,提升飞行安全性与空域利用率。
在低空感知方面,面向低空安全监管的精细化感知需求,解决通感能力、网络质量与效率平衡等挑战,在波形、空口、架构、组网等多个维度实现创新突破,提出感知混合新波形、融合帧结构新空口、跨站协同新架构、感知校验新算法等创新方案,成功构建业界首个5G-A通感一体技术体系。已在北京、广东、浙江等18个省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A通感一体化试验网,初步验证该技术可在300米高度内,实现对雷达散射截面积低至0.01m2无人机的连续探测能力。
在低空监管方面,为实现对合作式与非合作式无人机的统一管控,打造了“中移凌云”低空综合服务平台。深度融合通信、导航、感知核心能力,并引入空管、气象等生态资源,全面构建服务于安全监管、赋能千行百业的低空数智能力体系。
展翼低空未来
开启智联应用新篇章
目前,中国移动已在社会治理、交通物流、机场空防等低空场景落地创新应用,。依托5G-A通感一体、北斗高精定位等低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中国移动已构建起面向多元低空场景的智能网联解决方案,为无人机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可靠保障。
面向未来,中国移动将坚持“开放合作、创新共赢”,持续深化低空智联网关键技术创新,加速低空网联产业生态成熟,推动低空智联网与各行业应用的深度融合,为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发展构筑更加坚实的数字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