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行业的“她”力量
2025-05-17 08:55:36

在我国通信业的发展历程中,一批杰出的女性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如龚双瑾、李默芳、曹淑敏、刘多、王晓云、王志勤……她们是千万个行业女性的代表。

她们用智慧突破技术壁垒,以柔肩担起创新重任,在中国通信业跟随、突破、并跑、引领的征途中绽放芳华,以"她力量"持续书写中国通信科技的历史,用专业与坚韧编织着数字中国的未来。
 
在世界电信与信息社会日到来之际,让我们向这些科技玫瑰致敬!
 
龚双瑾
 
2.jpg
 
龚双瑾,汉族,中共党员,1937年3月出生,上海人。现任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科技委顾问,曾任工信部通信科技委委员、中国信通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副总工、首席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耄耋之年仍不辍耕耘,她主导的行业系列标准是我国通信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重要基石。

在半个多世纪的科研实践中,她作为我国通信网络与交换、互联互通、电信网信息安全工作的领军人物,亲历了我国通信行业的沧桑巨变,为通信业实现历史性跨越作出了突出贡献。
 
 
李默芳
 
3.jpg
 
李默芳,1969年9月毕业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原邮电部移动通信局总工程师,中国移动集团原党组成员、总工程师。

她挂帅完成了“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制式选择”“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体制”的研究;组织完成了数字移动通信系统联网工程;组织完成了移动电话号码10位升11位工程;完成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中国移动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向第三代系统演进方案的研究”。
 
因对电信产业作出的杰出贡献而被授予世界电信组织杰出贡献奖(GSM奖)。
 
曹淑敏
 
4.png
 
曹淑敏,汉族,1966年7月出生,博士研究生,中共党员,现任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党组书记。
 
微信红包、手机地图、各种类型的APP……当我们方便快捷使用手机上网的背后,是她在夜以继日地操盘攻关。

她曾是中国3G研究项目专家组负责人,力促中国提案成为全球3G主流标准;3G之后又先后出任国家4G和5G项目推进组组长。由她挂帅的项目“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TD-LTE)关键技术与应用”,获得了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刘多
 
5.jpg
 
刘多,汉族,1966年4月生,研究生,理学硕士、管理硕士,中共党员,曾先后担任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长、工信部科技司司长、现任上海市副市长。
 
她多次担任国家863和产业发展等项目负责人,曾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

她获得邮电部、信息产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王晓云
 
6.png
 
王晓云,1968年6月生,中央候补委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历任中国移动研究开发中心副主任,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院长,中国移动技术部总经理,中国移动首席科学家、副总工程师。现任中国移动总工程师。
 
“干国家需要的事,坐得住冷板凳”,她说这是中国通信人跨越技术鸿沟的精神密码。

她在TD-LTE标准融合、新技术创新、产业化推进和国际推广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有效推动了中国移动通信事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她是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TD-LTE)关键技术与应用”及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项目“TD-SCDMA关键工程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主要完成人。
 
王志勤
 
7.png
 
王志勤,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无线技术委员会主席,任中国IMT-2020(5G)推进组组长、IMT-2030(6G)推进组组长。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底座”,也是我国具有全球领先优势的关键核心技术。

她主持创立5G全周期一体化产业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形成全球统一的5G国际标准、实施全球最大的5G研发技术试验、研发全球领先的5G关键测试系统……她坚定走自主创新之路,为我国实现信息通信领域跨越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来源:人民邮电报

  • 上一篇 :2025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将在
  • 下一篇 : 国际电联160年丨国际通信沧桑巨变 中国力量崛起东方
  •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