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年90岁的原邮电部副部长朱高峰依然清晰记得20世纪90年代初在印度访问时的一幕。印度电信部长听闻当时中国全年的电话装机量达到700万部后,大为震惊,感叹中国电信业发展之快。朱高峰告诉记者,这和我国改革开放后积极参与国际电联的相关工作有很大关系。
1978年,我国固定电话用户总数只有192.54万户。截至2025年3月末,我国5G用户达到10.68亿户,千兆宽带用户达2.18亿户,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通信网络设施。我国通信业发展步伐之快、成就之大,有目共睹。
饮水思源,缘木思本。作为受益者,中国不忘回馈国际社会,积极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深化与国际电联及广大发展中国家合作。
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积极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与国际电联签署合作协议,利用中方捐款支持发展中国家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活动,已在人工智能、无线电频谱管理、数字化转型等领域开展多个合作项目。2023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金砖国家未来网络研究院中国分院分别入选国际电联“数字化发展创新创业联盟加速中心”全球和区域加速中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成为国际电联首批学院培训中心之一,为我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在数字连接、数字化转型等领域合作奠定良好基础。
160年,国际电联从电报时代走来,大步迈入数字时代,其走过的恰是一部人类信息通信文明的微缩史。未来,面对智能革命的大潮,面对数字鸿沟的挑战,国际电联依然重任在肩:要成为通信技术创新的推动者,推进6G、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国际合作;也要化身“桥梁”,让技术红利真正跨越“数字鸿沟”,惠及全人类。在这一进程中,中国也将大步前行,贡献智慧和力量,让信息通信之光更加璀璨,照亮人类前行的科技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