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
“新谋划带来新突破”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不经意间,新价值观已经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行为习惯。随之而来的新思维、新技术、新业态,让我们充分体验到了现代创新科技带来的颠覆式成就,在催人奋进之余,也让我们倍感压力,需要我们在深入研判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新谋划,实现新突破。
宏观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国企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要求,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以及自身发展的新压力,局面纷繁复杂,如何着手新谋划?笔者认为,新谋划的着眼点应置于体制机制的深化改革,应置于战略结构的转型升级,应置于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突破的关键是解放思想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当下,“地球村”拉近了人们的距离,全球价值观的趋同化正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未来。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物理间隔,“代沟”和“鸿沟”正逐渐消融。可以说,除了传统文化、民族文化还存在一定差异外,价值观的趋同性,全球化的竞争已使我们站在同一舞台,处于同一起跑线上。
如果我们仍然走模仿、跟随的老路,必然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落后于世界。全球化带来的同呼吸、共命运趋势倒逼我们,催生新思维、实施新突破,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那到底何为“新突破”?简言之,新突破就是打破原有意识、原有思维的局限,打破原有条条框框的禁锢。新突破涉及方方面面,内涵丰富。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前面的系列解读中,我们多次提到了一个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词——“互联网”。新突破,就是要实现思想互联网化,利用互联网的理念、价值、技术、规则,催生新机遇,来指导、处理、创新、工作的思维方式。
在经常阅读企业发展纪实、向优秀企业学习的同时,我们也慢慢总结出一个规律,那就是,在集成创新、跨界融合成为习惯的背景下,越是成功的企业,转型就会越艰难,“大象倒下的速度比蚂蚁更快”。在原有领域技术领先的企业在面临颠覆性、突破性技术时,会因为对原有生态系统的过度适应而瞻前顾后,导致失败。柯达的葬礼已被人遗忘,摩托罗拉、诺基亚、东芝、索尼都在排队等候档期的到来,难怪业界戏称“醒来的速度不够快,就不用醒了”。
回到我们讨论的话题,为什么在互联网背景下,要寻求新突破?因为互联网具有特殊性,互联网思维就是要对传统工业思维进行颠覆,消费者反客为主,掌握了消费主权。互联网思维是真正的客户至上的思维,特别是移动互联网颠覆了现有的商业价值坐标体系和参照物,颠覆了现有的商业运作模式。“二马”大战,抢夺的不单单是市场,更重要的是抢夺人们的生活方式。未来是中国商业领域大规模打劫的时代,所有大企业的粮仓都可能遭遇打劫。一旦国民的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来不及变革的企业,必定遭遇前所未有的劫数。因此,我们必须回归商业的本质,真正找到用户的痛点,探寻用户的普遍需求,为他们创造价值。只有专注于客户,为全产业生产链各个层级都创造价值,才能带来更大的财富。
突破的本质是大胆尝试
改革开放之初,“摸着石头过河”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经典话语,备受推崇,原因何在?因为它是大胆尝试的形象化比喻,因为它给中国带来了新的春天。“摸着石头过河”,关键在两方面,即“摸”和“石头”。“摸”含探索之意,是对未知的探求,靠的是意志、判断和胆识;“石头”是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规律。
现阶段,改革步入深水区、攻坚区,对全新的问题和矛盾,我们要深入分析研判比对,迎难而上,寻求突破,要强化底线思维、细线思维方式,一旦认准就要大胆的“投”,我们要明确,用面包机做出了美味的馒头,是很好的尝试,但还远远不够。同时,要重点尝试解决好以下两个关键问题:
一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结构性问题。这是制约我们发展的长期性问题,主要包括:体制方面,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存在的体制障碍;产品结构方面,重传输、轻接入;重固网、轻移动;重硬件,轻软件等历史形成的问题。数据通信领域无高端产品,IP领域无积累;人才结构方面,人员配套不尽合理,遇到问题即寻求退路。激励力度不够,人才压力较大。
二是制约企业发展的方向性问题。企业自身资源有限,如何科学、有效投入?这是现实,也是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面临新形势、新压力,企业该何去何从?我们需要合理的战略选择,要兼顾短期和长远发展。
妥善解决结构性问题和方向性问题,都需要开拓思路,大胆尝试。
近期笔者参加一个会议,很有启发。以往企业做年度工作目标,都纠结于如何设定增长指标。高了,不切合实际,经营者压力重重;低了,缺少牵引,不利于长远发展。经常是“讨价还价”。但是如果转变一下思维方式,我们能否以“上市”为目标(并非一定要上市或会上市),来思考和确定各项经营指标,这样清晰明了,操作性就会强很多。以此为例,想表达的是,勤思擅思,变换角度,敢于加压,敢于突破,就能带来提升。
突破的方式是稳中求进
在之前的系列解读中,我们可以看到,新思维、新技术、新业态层出不穷,颠覆着人们的价值取向与生活方式,激发产业链重组与变革,机遇和挑战无处不在。突破是必然选择,也是生存的唯一选择。如何进行突破?是盲目跟风?还是自我否定?都不是。
我们进行新谋划,鼓励颠覆式创新,但并不意味着对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否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实现新突破,必须深入研判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发展新趋势、自身发展的新压力,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切忌“鼠目寸光”,更不能“走火入魔”。我们需要抬头看路,但更要埋头拉车。
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做到“改革+稳定”并行。稳字当先,稳是基础;进是目的,是检验标准;改革是动力,是发展的抓手。要稳进结合,处理好近与远、急与缓、难与易的关系,把握好度,要积极推进,但不能急于求成,毕其功于一役,胆子要大,步子要稳。
习近平总书记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采访中,提到“十个手指弹钢琴”,十分贴切。十个手指头,有长有短,但只要相互配合、相互兼容,勤学苦练,再加上澎湃的激情,我们就能奏出美妙、和谐的乐章。
我们必须在弄清实情的基础上,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有时要抓大放小、以大兼小,有时又要以小带大、小中见大。同时,要继续强化个人素质提升,带头贯彻落实“三新带一新”理念,积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成为改革发展的骨干力量。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忆往昔,我们在荆棘中奋勇前行,看今朝,我们在竞速中改革创新。改革的大幕徐徐拉开,竞争的鼓声震耳欲聋。面对挑战,我们不能犹豫,只能坚定信念,果敢决策,指明未来发展方向;我们没有退路,只能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杀出一条血路;我们杜绝借口,只能迎难而上,以新谋划实现新发展。我想,我们能够做到。
明天,我们会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