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旧迎新日 万象更新时|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三)
2019-12-31 17:05:54

3.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
改变世界格局的“新技术”

 

准确把握新技术的现实紧迫性

 

1.技术的快速演进是信息通信领域的重要特点
从有线通信到无线通信,从铜缆到光纤,从2G到4G甚至5G,从互联网到物联网……,技术演进的速度越来越快,技术的升级、更新甚至颠覆让“改变”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和常态。

2.颠覆式新技术的层出不穷正极大冲击传统技术市场
复旦大学曾有一个项目,利用屋内可见光传输网络信号。灯光能够上网,在感叹其创意同时也让我们感受着新技术的魅力。而另一项更宏大的技术项目也许更能帮我们打开思维——让全世界每个角落都覆盖无线网络。这项名为outernet的项目计划向近地轨道发射数百颗迷你卫星,通过这些卫星向地球持续释放无线网络信号,覆盖世界各地的免费WiFi,能够让任何电子终端都能连接无线网络。

从专业的角度去看,也许这类颠覆式创新的技术离商业应用、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尚有距离,甚至技术本身仍然还有诸多不完美之处,但在点赞和吐槽的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这些新技术,这些奇思妙想的不断出现,正在拓宽我们的思维,正在重塑我们的思想认知,正在重新定义我们的生活。

3.“新技术”竞争程度激烈
信息通信领域内的企业,无不对两大铁律时刻警醒:其一:只有拔得新技术的“头筹”,才能做价值引领者。其二:只有掌握最先进的技术,才能拥有行业话语权。

从我国通信技术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信息通信是最先对外开放的领域,也是与国际领先水平差距最小的领域,也是为数不多的局部实现国际领先的领域。正因为是开放程度最高的领域,所以该领域高强度的技术竞争已融进了企业基因之中。公众已经深刻认识到:信息技术领域是技术竞争的密集区,是创新创造的前沿阵地,是新技术快速成长的“热土”,是高水平的技术、产品、方案、理念的“大舞台”。

4.“新技术”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在信息通信领域的上下游中,随着市场需求的新陈代谢,新的技术总是层出不穷。但是高门槛的技术竞争需要以企业综合能力作支撑。这种综合能力包括:持续大量的技术投入、资本运作的造血能力、优秀的科研团队构建、系统全面的创新体系建设、密切联系市场需求的技术与产品服务通道、决定质量和效益的现代管理能力……。


一项切合市场需求的新技术可以塑造一系列优秀产品,一系列优秀产品可以左右整个市场的格局,而格局的变化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是对新技术竞争的准确写照。在激烈竞争的态势下,如果不“快”,不“争”,也许就会成为快鱼嘴里的慢鱼。

新技术不断演进的道路,就是全面竞争的道路,唯敢想先想,勇行先试,才能走在前列。


正确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观


无论是“灯光上网”,还是“覆盖全球的免费WiFi”,无论是“3D打印”,还是“物物互联”, 这些新技术或许短期内可能还无法取代现有应用,但代表了一种创新思路——人们正致力于用最简洁和实用的方式方法满足需求。笔者并非技术专家,无法对新技术进行专业深入的阐释和评判,但是我们认为:要准确把握“新技术”的脉搏,就应该以新的价值观下的新思维为指引,思考和改进我们的“技术观”。

一方面,“以我为主、孤芳自赏”式的技术观或多或少是我们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对于新技术研究的态度,先抓产品和技术,再看市场反响,这种投石问路式的创新并不能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也许这种“办法和招式”在“卖方市场”时期能够吃香,或许能够在短时期内能够实现“小富即安、自我满足”的目标,但是不可能长远可持续发展。
所有新技术的设计和讨论,都要落脚于如何去满足和挖掘需求。我们已经看到,将“需求”作为新技术路径起点,已经成为我们信息通信行业的显著改变,这个观念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
另一方面,“因噎废食、畏首畏尾”式的技术观让我们将创新关在狭小的空间里。习惯于对既有技术研究的坚守,这种画地为牢式的创新很难产生突破的空间和土壤。
“一夜醒来,天翻地覆”,信息通信行业的变化足以让业内人警醒。
当前,随着环境和价值观的改变、新思维的诞生,对新技术的渴望是那么的急迫,同时对新技术的把握难度远远超出过往——传统的技术研究和渐进式创新是拾级而上“爬台阶”,可以沿着路径明确的方向稳步前行,而当下的技术研究和颠覆式创新更像是“走迷宫”,会遇到很多的出口,会走向不同的方向。如果我们的“技术观”还处于“传统频段”,就不可能接受到“新时代的信号”。

准确把握新技术发展趋势


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已由量变迎来了新的质变,数字时代已经到来。

【编者注:此处作者更换最新的中国工程院发布的中国电子信息工程科技发展十大趋势。】

趋势一: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方兴未艾,信息技术一日千里、欣欣向荣,全面融入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与各行业不断交叉融合,正深刻改变着世界的经济格局、文化格局、政治格局、安全格局和竞争格局。

趋势二:超级计算系统正从后P级时代向E级迈进,并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下一个目标。面向领域计算特点的新型并行计算体系结构纷纷推出,体系结构发展再次进入新的黄金期。边缘计算丰富了云计算形态。超级计算应用领域正从科学工程计算向大数据处理和人工智能计算快速拓展。量子计算作为一种新的概念计算模式,正受到各界广泛关注。

趋势三:5G移动信息网络加速构建,推广完善仍存挑战。6G研发加速布局。互联网仍是支撑未来若干年全球信息传输基础设施的主导体系架构,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技术挑战。P比特级传输、E比特级交换、千兆接入将带来更高体验,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物联网等人网物三元万物互联将逐步成为现实。

趋势四:智能制造正逐步成为新工业革命的核心领域,“数字孪生”正逐步引入设计、生产和运维新技术,与智能制造不可分割的现代设计技术及工业软件变得越发关键,有望成为改变制造行业模式的新技术。

趋势五:国家疆域由“陆海空天”向“陆海空天+网络空间”转变,制网权成为各国激烈角逐的新的安全手段,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加剧网络安全攻防对抗性,智能攻防触发深度安全威胁。

趋势六:过去五十年集成电路产业遵循摩尔定律持续高速发展,现阶段晶体管微小型化的平面布局正逼近物理与工艺极限,产业技术发展趋势将放缓或变轨,进入后摩尔时代。晶元级集成技术诞生,使得用系统构造和工艺技术进步,刷新未来信息基础设施技术性能和物理形态成为可能。

趋势七:数据流动性已成为数据的基本特征,数据价值高,数据集合规模不断扩大,类型繁多,产生速度快,网络数据总量已从TB和PB级快速向EB、ZB、YB乃至BB级陡增, 急需新的数学理论和计算模式。

趋势八:全球智能传感器市场处于快速增长态势,分布式智能传感网络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高光谱和多光谱成像/探测技术走向成熟,应用不断拓展,激光遥感在空间多个领域得到应用,遥感仪器向微小型化发展。

趋势九:电磁场理论与其它学科不断交叉融合。随着新概念、新方法相继提出,新机理和关键技术不断突破,催生该领域的持续发展与进步。电磁环境效应被提升为国家战略安全要素之一,成为技术垄断和贸易壁垒的利器。

趋势十:区块链技术发展迅速升温,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力图构建数字社会可信体系,并重塑人类社会价值传递方式,基于区块链发展新型数字货币成为大国热点,或将对全球金融体系产生冲击。

来源:企业供稿

  • 上一篇 :辞旧迎新日 万象更新时|问渠那得清
  • 下一篇 : 辞旧迎新日 万象更新时|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四)
  • 相关信息